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導致“招工難,留人難”,人力資源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已持續多年,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通過技術轉型補短板,必須通過“高、精、專”職業化人才的育、招、留來補齊人力資源不足的短板,如何通過“人才紅利”彌補“人口紅利”的消失,就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重點的研究課題。
汽車燈具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對“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目前國內尚無一所大專院校開設汽車燈具專業,因此,汽車燈具的研發、工藝、品質等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就成為汽車燈具行業企業人力資源的重點工作之一。同時,行業的特點,也催生了行業內人才競爭的激烈。
浙江嘉利(麗水)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落實公司人才強企的戰略部署和管理創新的總體要求,堅持狠抓員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工程,以提高職工的技術能力、創新能力為重點,以提升技術等級為途徑,進一步強化職工的危機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自2014年開始與多所大專院校、高級職業中學進行“校企合作”,持續深化“校企合作”工作,探索“定向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雙師雙軌制”教學模式,逐步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育、招、留才”道路,滿足了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培養了一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術人才,造就了一支高、中、初級專業、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為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奠定了人才基礎。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堅持人才培訓應“與企業的需求相吻合、與企業的現狀相適應、與員工的水平相對應”的原則,通過建立“校企聯盟”的保障機制,在準確把握現代學徒制內涵基礎上,成立“現代學徒制”工作領導小組,通過頂層設計,落實“校企合作”方案。采取了“校領導+企業+專業教師”組成的學徒制專門工作小組、簽訂“教學保障、就業保障、校企合作”等協議,在“學徒制”培養方案設計中,校企雙方共同參與教學,完善管理機制,注重知識要素和關鍵能力、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確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近五年的實踐,“校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第一、成為麗水多所大專院校和職業高中的校外實訓基礎。